DearB:
今天和一個朋友吃飯,我們聊了關於過去,關於未來,關於我對社會現象的看法。帶著痛心疾首的情緒,和他聊關於同性婚姻、核四廢建、高房價和22k。
我很喜歡這個朋友,這個朋友大概也算是喜歡我的吧(笑),他曾經是我的信仰,是我所有價值觀的延續。歲月輪轉,我的信仰隨著他臉上的斑駁一點點地剝落。我發現他的觀點裡總帶有從他富裕的家庭背景而來的優越,他成長環境的一路順遂給的自信和一點點自負,以及他現下幸福的婚姻生活給他的知足無慮。當然他是一個很努力,也幸運獲得相等社會資本回報的人。
不知道B你是不是也是來自一個富裕安適的環境,是不是曾經也有機會成為那樣的人,少了一點社會關懷的真實的人。
我在想,我們似乎從小到大就在不停的信仰許多事情。小時候,我們信仰父母,信仰童話書;相信爸爸媽媽就是正確的標竿,相信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,愛情故事永遠沒有悲劇,王子永遠可以順利拯救公主。
上小學了,我們信仰老師,事情前頭永遠加上「老師說」,信仰課本裡的「誠實」、「善良」、「勇氣」,不停追求老師的肯定。
國中,我們信仰同學和漫畫書,我們學起班上最潮的同學剪千篇一律的屁孩頭或咩咩頭加離子燙,穿垮褲、改裙子,漫畫書除了輔導级還要限制级,言情小說的穿越劇情演不膩,最好加床戲。A片必得配劇情,日片還是最給力。你總是信仰別人的信仰。
無論你信仰什麼,總結來說我們仍舊信仰正義會伸張、信仰未來會發光。
最後社會打破我們的信仰,原來生活沒有一個限制的標章阻擋小人不尊重你,沒有一個警察向欺負你、打壓你未來的財團開槍,世界沒有一個老師站出來打那個搶別人糖果的國家手心。
事情開始出現差錯,正義談到最後只剩利益。原來事情不是只有對的和錯的,原來還有好多貪婪和卑劣。
有時候自己也成了錯了的人,但卻從來沒有想要當壞人。
沒有父母,沒有老師,也沒有同學。我曾經努力解釋「正確」讓這些「神」知道我沒有做錯事、我在做對的事。我把他們當成天平,所以我受傷了,我和別人發生了歧見,我就回來說服這些「神」我的論點。直到這些神點頭、認同,我心裡就想:「看吧,神說我是對的,我是對的了」
我的信仰一一崩解了,我信仰偉人、信仰他們的書籍,最後卻還是信仰一種盲目。B,偷偷告訴你,我也曾經信仰過你。我的一生可能就是一直在追求別人的認同,哈哈。
我的朋友沒有錯,他信仰的是個人的奮鬥和超脫,但已經不能再如以往一般成為我的信仰了。那我該信仰什麼呢。
也許就像B你說的,要不停的反省和思考,要誠實的面對自己。
然後喜歡自己。
現在這或許是我唯一的信仰了。